覺風期刊78期
28 覺風 2023 秋冬 期刊 29 周邊〉。要看懂一件佛教圖像,最基礎的便是對 佛經內容有了解;而要能賞析,便需進一步深入 領悟佛法義理。這是透視宗教藝術、美學的必要 途徑。本講次以巴黎吉美博物館的敦煌絹畫〈降 魔成道圖〉為例,闡述這種複雜的佛畫如何清晰 地重現佛法內容。如果能掌握經文精義,則圖像 的奧祕便可迎刃而解。「降魔成道」只是學界看 得懂的部份,我們將點出整體更加精彩的完整意 涵和圖像佈局,解開百年來的謎團。 12 月 23 日上午課程,由鍾碧芬老師主講〈繁 華盛開—白高大夏與宋、遼、金朝、西藏的文 化流動與交融(下篇)〉。政治上,白高大夏 與西藏(吐蕃)關係密切,大夏境內居住甚多藏 民。此外大夏與金互為兄弟之國、與南宋則屬 敵對之勢,但在佛教與佛教藝術的表現上白高大 夏深受前述鄰國之影響。尤其夏仁宗時代,西藏 佛教中的噶舉教義及西藏藝術風格,對白高大夏 之佛教藝術產生極深遠的影響。本講次將探討南 宋、金與西藏如何影響白高大夏王朝之佛教發展 與視覺藝術表現?彼此之間如何進行佛教藝術流 動與交融。 12 月 23 日下午課程,由楊郁如老師主講〈自 在圓通—說觀音菩薩的故事,看中台世界博物 館典藏〉。中台世界博物館典藏多種不同樣式的 觀音菩薩像,有石刻、木雕、金銅、碑拓、書畫 等不同質地的造像。本講次將藉由觀音菩薩像的 文本及故事,介紹中台世界博物館的觀音菩薩像 館藏。 覺風 2023 下半年的佛教藝術專題課程的設計, 主要是延續前幾屆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及覺風佛教 藝術專題學期課程的脈絡,讓學員能有整體性的概 念及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同時,為了增加學員 的學習興趣,本學期的佛教藝術專題多樣,包含印 度、中國、西藏、韓國,台灣等地區,以下概述 2023 下半年的佛教藝術專題課程內容。 9 月 23 日上午課程,由陳明華老師主講〈空 中飄揚的佛陀真容:朝鮮後期掛佛〉。韓國的 「掛佛」是指佛寺於戶外舉行法會時,在上壇所 懸掛的大型佛畫,尺寸至少寬三公尺長四公尺以 上,有的甚至長十二公尺,重量達百餘公斤,可 說是韓國獨特的佛教文化資產。朝鮮後期為因應 儀式的需求,佛寺繪製收藏掛佛,目前已知約有 一百二十件作品。平日掛佛放在木函裡,只有遇 到佛誕日、佛成道日、水陸法會、靈山齋、七七 齋、菩薩戒等重要的戶外法會時,才會請出掛 佛。此時以隆重的移運儀式,將掛佛迎至設在大 殿前庭的儀式場中央,將掛佛底端以粗繩固定在 幢竿支柱後,緩緩升起展開。當佛陀的真容漸漸 飄揚在空中時,伴隨著微妙梵音,莊嚴燦爛的景 觀,令人歡聞讚嘆。 9 月 23 日下午課程,由張崑振老師主講〈台 灣齋教建築藝術與儀式〉。台灣齋教有龍華派, 金幢派,先天派等流派,隨著來台移民的傳入, 至今已歷二百餘年,最早可溯及清康熙年間的金 幢派慎德堂。齋堂為齋友定期辦供,聚會的場 所,通常位於齋友聚居的城鎮聚落中,而民宅建 築的外形,展現其民間宗教的屬性。齋堂所建構 的神聖空間包含了三個概念:靜態神聖空間、理 想神聖空間、動態神聖空間。這些空間觀念都是 為了表現齋堂空間的神聖屬性,彼此互有關係, 亦互有節制。 10 月 28 日上午課程,由郭祐孟老師主講〈敦 煌莫高窟晚唐第 14 窟之壁畫解析〉。敦煌莫高窟 被讚譽為沙漠中的明珠,石室中的圖像和文獻多 元且豐厚,沉澱著河西佛教千餘年的發展軌跡。 古人的心靈造佛方程式和普世的願求,都落在 雕塑與繪畫的形色組合之間;走入石室可穿越時 空,不但回到歷史的第一現場,更有與古人心 靈交融的感動與啟發。今日的莫高窟遺留下每一 個時期的原創型洞窟,也留下某些歷史時段的總 結型洞窟,編號第十四窟便屬於後者中的典範案 例。中心塔龕內的佛說法會,啟動千佛傳承的法 流,兩側壁鋪排對應的曼荼羅道盡佛陀教育的慈 悲。此講將透過考古類型、藝術風格、圖像義理 和宗教實踐等面向,深入賞析這一座晚唐的莊嚴 殿堂。 10 月 28 日下午課程,由林保堯老師主講〈印 度巴弗大塔本生故事圖〉。本生故事是講述釋迦 牟尼佛成道前的前世故事。當中描述釋迦以國 王、婆羅門僧、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 等各種動物之身形,或救度眾生之危難,或為求 法而精進之種種善業功德。後世有依本生經之內 容,表現於繪畫或浮雕。本生故事圖的創作,始 於印度,現存巴弗大塔的浮雕,就有九色鹿、六 牙白象、墓魄太子、睒仙人、大天王、商主、獼 猴王、野雞王等本生故事圖。 11 月 25 日上午課程,由陳怡安老師主講〈漫 談佛座 : 獅子座、蓮花座、金剛座、須彌座〉。 佛座有種種造形,如以獅子象徵佛陀為人中之最 尊、最勝者,以及以蓮花象徵佛陀為世間最潔 淨、莊嚴者。隨著時代的演進,佛座的造形也有 所改變,本講次擬與大眾共同瀏覽自印度、中亞 至中國的佛座演進,探討佛座的意義轉變。 11 月 25 日下午課程,由楊麗貞老師主講〈讀 懂佛經─看懂佛畫:一鋪十世紀降魔成道圖及其 2023 (下半年)覺風學院佛教藝術專題 「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講座」 覺風課務組 課程 簡介 韓國雙磎寺掛佛 印度巴弗大塔:勘達利王本生故事圖 佛傳「降魔成道」圖 ( 局部 )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