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9期

19 而產生「輕觸」。如果入息出息與觸相違即造成 過患,因而引發負作用,身體感到不適。那應如 何解決呢?依《摩訶止觀》的角度而言,因為這 是入息及出息產生的問題,就要使用呼吸法對 治。如果因「重觸」成地大病,或是發「冷觸」 成水病,就要專注在呼氣上,使用呼氣的方式來 處治。若發「輕觸」成風病,或是發「熱觸」成 火病,則專注在吸氣上,使用吸氣的方式來治 療,直到身體調和為止。整體而言,修行者自己 應理性地接受這些狀態,善巧地加以應對各種身 體反應,以平常心處理它們。還要克服過度的歡 喜,或是執著、恐懼、退失等心理,才能獲得平 穩且逐漸成長的禪定效果。 最後,從八觸和十六觸的論述內容來看,智 顗大師在六世紀已經對禪修過程中身體的反應和 呼吸之間相互影響有深入的了解,並在《釋禪波 羅蜜次第法門》和《摩訶止觀》中進行完善的說 明,這些觀點說明六世紀中國已經對禪修有相當 完備的理解,也豐富了我們對禪修過程中身心作 用的認識,提供我們更深入的見解。 天台宗如何看待靜坐中產生的八觸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