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9期
28 覺風 2024 春夏 期刊 第一講:原民之美(3/3上午) 作為歷史的源頭,先認識台灣島的形成、地 理特色,以及最早住民和「南島語族」的文化特 色。這些「原住民族」豐美的藝術成就,從木雕、 陶作、織繡、竹籐編器⋯⋯等,顯示他們高超的技 術、創意,和尊重自然、共融分享的美好特質。 第二講:荷鄭之戰(3/3下午) 17 世紀初葉,台灣結束長達 3 萬多年的史前時 代,進入國際歷史的「大航海時代」,荷、西、葡等 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紛紛進出台灣;尤以荷屬東印度 公司為代表,他們雖以商業為目的,卻也帶來了豐富 的文明、物產,乃至人種,並以最後的一場歐亞首戰 為終結。本講次也同時介紹楊炳輝的巨幅歷史油畫。 第三講:水墨狂野(4/7上午) 明鄭開啟台灣的漢人文化,接著是漫長的清 代統治,水墨書畫成為此後台灣文化的重要文化 媒介,「狂野」的氣息也成為先民拓荒開墾的生 活美感寄託,書、畫均呈現這種特殊的美學氣 息。以往被貶抑稱呼的「浙派」、「閩習」,卻 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台灣、日本共同的「水墨 文化圈」最明顯的特色。 第四講:番社采風(4/7下午) 直到 18 世紀中葉,台灣西半部主要的居民仍 為原住民族,當時的滿清巡台御史「六十七」, 來台遍行南北二路,看見這些特殊的「番社」風 俗,特尋畫工作成《番社采風圖》;之後輾轉傳 抄,成為台灣美術史上的一項文化資產,藉由這 些圖像,保持了台灣原住民族珍貴的歷史記憶。 第五講:新美術運動(5/5上午) 日治時期,隨著新式「圖畫」教育的實施,一些 以「寫生」、「寫實」為主要風格的新世代藝術家快 速形成;同時伴隨著統治當局以「文化提升」為由而 舉辦的「官展」,成為藝術家爭相出線的藝術舞台, 大安覺風藝文講座 透過美術認識台灣 蕭瓊瑞 大安覺風佛教藝術中心 3/3 、 4/7 、 5/5 、 6/2( 每月第一週日 ) , 10:00 — 16:00 主講者:蕭瓊瑞教授 蕭瓊瑞教授 石川欽一郎 英國倫敦 課程 簡介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