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9期
29 即稱「新美術運動」, 意即相對於傳統水墨書 畫的「舊美術」;延續 至戰後,成為近代美術 的開端。 第六講:現代繪 畫風潮(5/5下午) 1950 年代末期, 隨 著 政 治 上 的 安 定,也是「中美協 防條約」的正式施 行,一批深受西方現 代藝潮影響的藝術家,開 始組成畫會,推動藝壇革 新,改變了整體創 作的氛圍;「抽 象」成為當時最 重要的代表性風 格,「五月」、「東 方」、「現代版畫 會」等團體是當時最具 力量與影響力的團體。 第七講:雕塑四巨峰(6/2上午) 台灣近代雕塑以日治時期的黃土水為開端,接 著是橫跨戰前戰後的楊英風,以及楊氏弟子朱銘,和 留學西班牙的李光裕等人,形成雕塑的四巨峰。雕塑 藝術是和生活空間最密切的藝種,和「環境」、「景 觀」的結合,也激盪出多樣豐富的表現形式與思維。 第八講:當代新貌(6/2下午) 隨著 1987 年的政治解嚴,台灣的藝術創作也 出現各種關懷弱勢、批判社會、反省歷史的嶄新 主題,再加上媒材的多樣,特別是數位影像的出 現,激盪出台灣藝術前所未有的豐美景觀,特別 是「美術館時代」的來臨,台灣今也成為世界上 少有的「創意島」,值得期待,也值得驕傲。 講者簡介: 蕭瓊瑞教授,台灣美術史研究者,對台灣美術 史整體架構的建立,頗具貢獻,尤擅於課題的開 發,重要著作有《五月與東方》、《島民.風俗. 畫》、《台灣美術史綱》、《圖說台灣美術史》、 《戰後台灣美術史》、《台灣近代雕塑史》⋯等; 也是《陳澄波全集》、《楊英風全集》的總主編。 作為台灣重要的美術史研究者,蕭教授向來以嚴謹 的史實考證、優美的文筆,和敏銳的圖像解讀能力 而知名學界;同時在文化行政、公共藝術、博物館 學,及古物鑑定等方面,均具聲名。 在專業的學術研究之外,蕭教授也是國內藝 壇的名講,他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總能以深入 淺出、風趣幽默的方式,引領聽眾進入藝術創作 的深層境界,備受歡迎。 蕭教授曾任台南市文化局首任局長、成大博 物館籌備處主任、成大藝術中心主任;並曾兼任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台南藝術大 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南大學等校,現為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也是文化部國寶 暨重要古物審議委員會委員兼近代美術組召集人。 黃土水 釋迦出山圖 術 巡禮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