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9期

36 所幸遇見了信仰,有善知識的教誨相偕,我的 世界也隨之開闊起來。我遍訪各國各地的石窟,足 跡踏遍千山萬水,因為對佛教藝術的熱愛,在洞窟 中有諸多超越現世與古人對話的高光時刻。時間 來到 2015 年,我在一個意想不到的石窟裡,暗自發 願,我也想從事與信仰相關的藝術,為佛造像,或 能嘉惠更多人領會佛法的精妙智慧。 涅槃和生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從我向 來敏感的生死問題入手吧。那幾年,我從繪畫開 始,描繪了諸多佛陀涅槃入滅相,畫面上的佛陀 有著南北朝佛像的秀骨清像的風格,面容充滿自 在的氣息,死亡不是一件灰暗難過的事,而是有 著佛國境界的清涼解脫之意。 我也一直沒有間斷地在思索,如何用立體雕 塑的方式來呈現涅槃最深層的意義。 2019 年,我 的第一件涅槃雕塑問世,我選擇用了枯枝來完成 了一件巨型涅槃像。枯枝從塵土中來,最終會回 歸塵土,這跟涅槃所講的「不生不滅」、「不生 不死」有異曲同工之妙,枯枝這種材料,是如此 「成住壞空」,完全契合佛法中時時提到的「無 常」。作品在被媒體報導後,很多觀眾有感同身 受之感,我總認為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不應該 需要過多的語言詮釋,而這樣一件枯枝涅槃,不 啻為神來之筆,一目瞭然,心領神會。 試想沒有這些年佛法的薰陶,我是無論如何 也想不到用枯枝來表達涅槃的。後來我也用布面 餘料、陶瓷餘料等比較環保的材料來製作涅槃佛 像,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當代的佛教藝術,應 該值得做一些嘗試,而我作為一名當代藝術家, 這是責無旁貸的使命。 《四大皆空》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將一 塊三十多噸重的方形石頭,四面鏤空,從鏤空的 禪定像中,可以得見遠方的山川雲彩,四季遷 移,緣起性空的無上智慧,在這樣一件作品面 前,有了會心一笑的相知相遇。 終其一生,多少次我們走在回家途中,而信 仰,是回家途中最溫暖最美好的一盞明燈;每一 生,必然伴隨諸多起伏和動盪,然而一起終將 「塵歸塵土歸土」,回家途中,如有明燈指引, 總是朗朗喜悅的。 涅槃佛 術 巡禮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