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79期
活 動 迴 響 46 大乘經之「即心即佛」(心體與佛同)、 「無修無證」(更高境界是超越修證相待);荷 澤下之「無住之知」(了解做到心不執著);洪 州下之「作用見性」(從作用來見本性),皆印 度禪者之方便。達摩禪一直保持印度禪特性,通 過融攝(魏晉以降)已深入人心,以「道以虛無 為本」之老莊與玄學的牛頭禪,而終於中國化。 玄學已隱然為江東重心,更得力於初期大乘「般 若」空義,以清談為主;與印度傳來達摩的東山 宗相抗衡。正好江東(南京)是牛頭法融弘傳處 被稱為「東夏之達摩」,主張「道本虛無」、 「無心為道」(沒有方法的方法)。影響曹溪慧 能門下,「即心即佛」、「無心為道」、「無情 成佛」(吉藏大師三論宗認為草木亦有情也能 成佛、說法,印順導師駁斥為戲論)、「無情說 法」漸入侵曹溪門下石頭希遷與牛頭法融關係最 深,會昌法難後,江南全屬石頭系,融攝牛頭 禪,融攝老莊,終成絕對訶毀知識(反智論與佛 陀聞思修證教法相違,終使中國佛教空疏貧乏, 終至沒落有關)、不用造作,專重自利,輕視利 他事行的中國禪宗。 慧璉法師講解開示的過程中,每每都能聽到 法師引經據典、禪門高僧大德軼事行誼,如廣欽 老和尚的他心通,是慧璉法師親身體驗;偶聞吟 誦古詩與段落相呼映,例如:劉禹錫的詩《烏衣 巷》來形容東晉王謝家族由盛而衰,「朱雀橋邊 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或對中外歷史人物事件事 由、經過、影響的指陳評析與感慨。有如沐春風 之感,法喜充滿,實為此課程特別精采的地方。 感恩法師慈悲授課! 而達摩自印度傳來的如來藏思想,經六祖慧能、 百丈懷海、藥山惟儼,傳承至天皇道悟凡 350 年,印 度達摩禪逐漸適應為中國禪,主要融入中國南方盛 行的老莊與玄學思想。 禪宗史區分兩大部分: 一、禪者的事 迹 與傳承(人): 重視師承,如曇曜《付法藏因緣傳》、《薩婆 多部記(說一切有部)》想與印度法統接軌,惟印 順導師認為:「祖統傳說」可能與事實有距離,但 與禪法傳承實際無關,慧璉法師則認為此惟後人編 造追記,是不可靠的;而達摩傳至弘忍以下,付法 是密付,受法是密受等,導師亦認為所謂的傳承, 應由禪者與門下努力,非禪門宣傳,而是禪者自行 化他,眾望所歸被公認,此乃歷史事實。慧璉法師 補述道:導師圓寂後,真華長老曾提及導師思想是 否能傳承,是靠弟子的努力才能延續,而非導師的 思想偉大就能傳承的。例如《高僧傳》有許多怪力 亂神,只能看成傳說。 二、禪法的方便施化與演變(禪法): 慧璉法師接續闡述達摩真性(如來藏),淺 似外道神我見,深徹惟無分別智證的絕諸戲論, 不重律制重大戒、捨衣食住藥的小小戒;不重經 教;重自力不重他力為禪者一般傾向,與慧能自 性(法性、佛性,引向簡易直捷、通俗普及)一 直到南方宗旨的性在作用,禪者重自心體驗,僅 憑「教外別傳」、「師心不師古」對如來經教本 義,愈發晦昧不明。而慧能的簡易,直指當前一 念本來解脫自在(無住)為達摩禪的中國化開闢 通路。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