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0期
36 覺風 2024 秋冬 期刊 2024 下半年,是自去年 9 月覺風佛教藝術文 化基金會在大安覺風佛教藝術中心舉辦「覺風佛 教藝術專題講座」後的第三個學期。覺風佛教藝 術中心主任林保堯教授認為,大安覺風佛教藝術 中心地處台北市中心交通利便,深具都市型佛教 「易聚易散」的特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須兼具 廣度及深度。在廣度方面,需開闢更多樣化的講 題吸引新的聽眾,在深度上,則需保持講題的專 業性,讓覺風既有的聽眾持續學習,吸取新知。 在這樣的背景想法下,林保堯教授在一年前即力 邀行政院第 35 屆文化獎(文化資產)得主李乾朗 教授,排定「新加坡蓮山雙林寺建築藝術與文 化」講題系列,以及由國內其他專家學者所講 授,包含朝聖巡禮、景觀雕塑、佛教造像碑、佛 塔本生故事圖等專題,組合形成今年下半年的課 程內容,簡介如下。 9/29 上午課程,由郭祐孟老師講授「 2024 斯 里蘭卡佛塔巡禮記」。位於印度東南海上的斯里 蘭卡向來以佛國著稱,尤以盛產茶葉和寶石聞名 於世,在僅僅大於台灣島面積兩倍的國土上, 竟然能夠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六處世 界文化遺產(阿努拉德普勒( Anuradhapura )、 波羅那魯瓦( Polonnaruwa )、辛吉利亞獅子岩 ( Sigiriya )、康提( Kandy )、迦勒( Galle )及 丹布勒金寺( Golden Temple of Dambulla )等)。 本講次將結合歷史、宗教、藝術的文獻材料,輔 以近世考古成果和實地田野調查,與您分享斯里 蘭卡的古佛塔之美。 10/27 上午課程,由龔詩文教授主講「楊英風的 景觀雕塑及其風景表現」。楊英風先生一生十分重 視中國傳統的賞石以及造園之審美法則,通過〈花 蓮時期作品〉、〈日本萬國博覽會試作〉、〈山水 系列試作〉等系列性作品的嘗試,創造了三種類型 的太魯閣山水系列雕塑。 此後,結合雕塑與景觀, 雕塑既可成為觀賞之雅石,也可緊密關係建築之造 型,並且統合運用於庭園的造景當中,展現太魯閣 山水系列雕塑的風景表現。 11/24 上午課程,由曹德啟老師主講「北朝 佛教造像碑賞析」。「中國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 碑,不僅展現了精湛的雕刻技藝,更蘊含深邃的 佛教哲思與文化。造像碑上所鐫刻的佛菩薩形 象、題記所記載的祈願以及有關佛教義理的闡 述,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生命、智慧、慈悲等核心 2024 (下半年)大安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課程 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講座」 覺風課務組 9/29 、 10/27 、 11/24 、 12/29 ,每月第四週日, 9:00 — 16:30 李乾朗、林保堯、郭祐孟、龔詩文、曹德啟等老師主講 課程 簡介 斯里蘭卡•無畏山舍利塔(攝於 2018 覺風斯里蘭卡聖地巡禮)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