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0期
52 覺風 2024 秋冬 期刊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 展覽總說 總策展人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臺灣美術史學者) 不過,楊英風的藝術創作實不僅止於雕塑, 在近代臺灣美術史上,以媒材運用之廣、涉獵領 域之多、藝術活動地區之大﹔同時,從鄉土出 發、跨越現代主義、超越宗教樊籬、結合生態與 科技、強調人與環境的互動,創造了最多的「臺 灣第一」、並留下最多的作品、文獻、史料者, 楊英風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從水彩、油 畫、水墨、版畫、漫畫、插畫、設計、石雕、泥 塑、陶塑、不鏽鋼,乃至景觀規劃、雷射、攝 影……等等,楊英風都有超越尋常的表現,乃是 近代臺灣美術史上少有的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 從戰後臺灣美術史的角度檢視,楊英風至少 在如下幾個方面,展現了他在美術史上的重大意 義與貢獻: 一、延續臺灣近代雕塑先驅黃土水的寫實成就, 由「古典寫實」進入「自然寫實」。 楊英風( 1926-1997 ),日治時期出生於臺灣宜 蘭,小學畢業後前往中國北平,和在此經商的父母 團聚,並接受以家教方式進行的專業美術啟蒙﹔之 後,考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奠定日後以建 築理念為基礎的「景觀雕塑」創作特色。 唯因戰爭影響,中斷在東京美術學校的學習, 返回北平進入輔仁大學美術系:又因姨丈、也是岳 父的生病,輔大學業未竟,即回到臺灣,成為臺灣 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 系)學生,開始展現過人才華,引發師生驚豔。 此後歷經 11 年「豐年時期」和 3 年的「歐遊 時期」, 1966 年返臺, 1970 年為中華民國參與日 本大阪萬國博覽會設計《鳳凰來儀》大型景觀, 並開展出「太魯閣系列」、「不鏽鋼系列」等作 品,成為臺灣近代雕塑自黃土水 (1895-1930) 以來 最重要的藝術家。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