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0期
活 動 迴 響 53 二、第一個將東方文化中的「書法」概念融入立 體造型,創造以「虛」為「實」的意象雕 塑,成為臺灣現代雕塑的先驅。 三、臺灣第一位公共藝術的實踐者,且提出「景 觀雕塑」的概念,強調藝術與個人的關聯、 互動性。 四、 「太魯閣系列」將自然山水引進雕塑創作,結 合人文思維,是世界雕塑史上獨特的成就。 五、臺灣文化產業最早的推動者,花蓮石雕的藝 術化是為代表。 六、深入農村生活,以漫畫從事農村教育,開展 農村經濟的開拓者。 七、臺灣最早僱請模特兒,並進行裸女攝影探索 的藝術家。 八、參與創辦「現代版畫會」,成為臺灣 1960 年 代「現代藝術運動」的領導者。 九、臺灣美術設計協會的創組者,成為六○年代 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助力。 十、與科學界人士成立雷射科藝推廣協會,是臺 灣將科技引入藝術創作的第一人。 十一、將中國龍鳳思想及宇宙觀念融入不鏽鋼雕 塑創作中,是臺灣故宮博物院倡導「當代 藝術嘗試展」 (1986) 最具成就的藝術家。 十二、九○年代之後,將生態概念納入創作中, 是臺灣最早強調環保議題的藝術家。 十三、超越宗教拘限,在基督信仰與佛教藝術 上,均作出傑出貢獻。 十四、一生教學不倦,培養後進無數,朱銘為其 中代表。 十五、涉獵媒材之廣、作品留存之多,足跡遍及 兩岸、日本、東南亞、美國、歐洲及沙烏 地阿拉伯等地,是戰後臺灣第一人。 十六、基於早年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的學習背 景,建築成為其諸多雕塑的發想原型,將 雕塑建築化,不但是景觀,更是實體。 總之,楊英風對藝術的接觸與實踐,始終沒 有將自己拘限在任何一種固定的媒材或類型中,除 了一般人較熟悉的雕塑、版畫之外,舉凡油彩、水 墨、水彩、攝影、美術設計、插畫、漫畫,乃至景 觀規劃、雷射藝術等,均有相當的涉獵與投入,且 創作出永遠站在時代前端的風貌,不斷嘗試、不斷 超越。耗費 12 年完成的《楊英風全集》 30 巨冊,相 當程度地印證了他一生努力的成果﹔而由他的子 女成立的「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在 1993 年成 立,秉持楊氏生前目標,持續推動相關藝術活動, 顯示楊英風精神及影響力的長存。 適逢楊英風百年冥誕前夕,與國立歷史博物 館成立近 70 年後重新整修開館,基於楊氏傑出的 藝術成就,以及和史博館深切的淵源,特由史博 館和楊英風美術館共同主辦「英風百年—楊英風 藝術大展」,表達對藝術家最大的敬意,也回顧 他一生的創作,分享全體國民。 ※本文內容摘錄自 :https://event.culture.tw/userFiles/ NMH/DownloadFile /01/40022/01/40022_01_884120.pdf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