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2期

18 覺風 2025 秋冬 期刊 我想重現最早的禮拜佛陀空間,也就是重現 佛堂,雖然當時的佛堂並沒有佛像,因為佛陀在 世以佛陀為主,佛陀入滅後,則以佛塔為主,一 直到大乘佛教,才逐漸出現佛像。佛陀圓滿的慈 悲與智慧,實非具象的佛像所能表達,並會受限 於塑造者的修行程度,當佛像不具象時,反而有 更大的想像空間。 當我和安藤忠雄大師談論覺風佛教藝術園區 的未來規畫時,就是朝此方向而談。大師所設計 的建築物,向以簡樸低調的特質著稱,建築物本 身就是藝術品。建築空間即是無言的教化,也像 原始與部派佛教時期,純樸的佛法本質,徹法源 底,提供大乘佛教豐富的發展,再加上大師擅以 光、影設計,運用現代科技及多媒體等種種方式 呈現,讓這古老純樸的佛法本質,達於體現暢「 佛陀本懷」的現代大乘佛教的精神源頭。 覺風開山 2010 年因緣際會,購得北投 10 甲土地, 2011 年一月與安藤大師簽立建築設計合約,開始舊舍 整修,土地整治。 2012 年九月「覺風佛教藝術學 院」正式開學。 2020 年疫情前,開始規劃「覺風 賢達營」的籌辦,截至今年已經舉辦過九屆。 本來僅有志工團的運作,也逐漸擴大為一團 六會,由護法總會總統籌,計有榮董會、覺行 會、覺安會、勸募會、工程組、高球隊與志工 團。大家共同通力合作,志工團與各會都發揮功 能,尤其榮董會更成為覺風營建工程中的中堅力 量。 2023 年三月禪堂建築執照申請下來, 2023 年 底,舉行動土典禮, 2024 年五月開始興建「覺風 禪堂」,整整 12 年的努力,終於正式開山。特別 感恩本屆榮董會許薰瑩會長非常盡心盡力,積極 籌辦九月十八日「榮董聯誼會」,希望能協助覺 風園區,完成人人共享的人間淨土。 第五屆榮董授證典禮大合照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