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2期
20 覺風 2025 秋冬 期刊 釋諦玄 天台南嶽慧思的《立誓願文》 誓願、護法與末法時代的悲願實踐 天台宗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家與修行者,其中 南嶽慧思(公元 515 — 577 )被尊為天台宗第二 祖,亦有「南嶽大禪師」之稱。他是中國南朝 梁、陳時期的高僧,也是天台智者大師(智顗) 的師父。慧思禪師提倡「定慧等學」,融合禪修 與般若思想,其修行與思想為天台宗的實踐和理 論奠定了堅實基礎。 若欲深入了解天台宗的修行精神,慧思大師 的思想體系是關鍵所在。慧思以堅定的弘法誓 願、對末法時代的深刻關懷,以及將禪、教與誓 願融合於一體的修行方式,成為中國佛教誓願修 行的典範。因此,本文將聚焦於慧思最具代表性 的文本《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簡稱《立誓 願文》),以探討他的大乘悲願、護法精神與對 未來佛國的嚮往。 誓願文的時代背景 慧思撰寫《立誓願文》的源由是因為他在光 州齊光寺發願,手書金字《般若波羅蜜經》與 《法華經》。金字般若經典完成後,慧思誓言要 保護佛法。這與他個人的遭遇有密切連繫:在誓 願文中,慧思多次提到弘法受阻的經驗。他回憶 年三十四歲時在兗州論義,曾被惡比丘以毒藥害 之,導致五臟爛壞、幾近垂死,後奇蹟康復。這 段經歷深深觸動他對護法的使命感。因此他撰寫 《立誓願文》以表明心志。他說:「為護正法發 此願,故造金字般若經;為護眾生及己身,復造 金字法華經。」這不僅是個人修行的承諾,更是 對未來佛法延續的莊嚴保證。 對末法時代的深刻回應 慧思所處的南北朝時代,政治動盪,世風日 頹。佛教也面臨內外衝擊,正法漸失。這些現實 深刻影響了他的宗教反思與實踐策略。在《立誓 願文》中,慧思大師對「末法時代」的深刻憂 思,構成了其誓願精神的核心。他不僅對當時社 會與宗教的混亂局勢有所警覺,更以具體方式將 南嶽慧思像(日本平安時代畫, 一乘寺藏)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