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2期

22 覺風 2025 秋冬 期刊 雲陽寺住持釋法源 簡單樂活—《阿含經》與幸福生活 《阿含經》是聲聞乘及菩薩乘佛教的共同根 本經典;小乘解脫道的目標在於「自求解脫」, 而大乘菩薩道的目標是「自他解脫」,共同點在 於能得到解脫。要得解脫並證入涅槃,就必須以 智慧力來斷煩惱,要有智慧就必須有禪定,要有 禪定就必須要持戒,因而形成「戒、定、慧」三 學的修道次第,通於小乘佛法及大乘佛法,是最 重要的修行基礎。 《阿含經》是一種言行錄體裁的經藏,記載 了佛陀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和教義,還涉及古代 印度社會風俗等內容。本課程將介紹《阿含經》 的傳譯歷程、內容架構,阿含教理的核心思想, 以及解脫修行的妙法,並說明如何在現今動盪複 雜而充滿壓力的社會中,簡化對物質享受的依 賴,身心健康快樂地生活,如何運用《阿含經》 的智慧,少欲知足,以環保生活共建幸福的人間 淨土。 縱欲與苦行兩種極端都導致苦受,真正的快 樂來自內在平靜與簡單生活。簡單生活不過度消 費、不刻意禁欲的生活風格,注重精神充實與時 間運用,強調內心富足與與人互助。透過佛陀所 說的「四聖諦」修行法門:苦諦(認識問題)、 集諦(找出原因)、滅諦(設定目標)、道諦 (採取行動),逐步遠離縱欲與禁欲的兩端,邁 向中道之生活,恢復恬淡安然的人生狀態。現代 人常誤以為工作與消費能帶來幸福,實則工作壓 力過大、時間被剝奪,反而無法享受生活。真正 的富足在於心靈自由與精神成長,而非財富累 積,把時間用在靈性提昇、與親友相處與利他行 為上,不僅讓自己快樂,也促進他人安樂。 9/27 ,週六, 10:00 - 16:30 法源法師主講 在經濟方面,應減少以物質為目的的消費 觀,簡約生活強調減少對物品與服務的需求,釋 放更多時間從事精神層面的活動,建立良好人際 關係,將財力用於助人,達成自他皆樂的幸福經 濟觀。在科技上,不過度使用手機或電腦等科技 用品,儘量降低電力與能源的使用,並避免科技 的濫用及誤用,殺生對生命及環境的傷害。應該 善用科技的優點,包括透過遠距工作,減少碳足 跡和紙張的耗用。在環境上,應該儘可能地接觸 大自然,順著自然的作息而生活。 同時考量環境、經濟及自然三方面的平衡發 展,為我們所處的環境,盡一份保護的義務,並 達成社會永續發展的目的,透過簡約生活,正與 社會、環境、經濟永續發展的目標相同且一致。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