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2期

27 犍陀羅彌勒菩薩像 術注入新血。唐代佛教鼎盛一時,在宗教、美術 方面,唐代都是韓、日學習的對象。十至十三世 紀,赴印的使者與僧侶銳減,印度佛教的影響力 趨於薄弱,宋代的佛教日趨本土化、世俗化。 元、明、清三代,許多皇帝信奉藏傳佛教,並且 在政治上,朝廷也對西藏採取懷柔政策,藏傳佛 教在中國宮廷佛教中佔了一席之地,但在一般百 姓的信仰仍以漢傳佛教為主。 西藏原本信奉苯教,七世紀時松贊干布迎取 尼泊爾墀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由於這兩位公 主皆為虔誠的佛教徒,她們的入藏撒下了日後西 藏信奉佛教的種子。八世紀時,西藏贊普多次迎 請印度高僧入藏宣揚佛法,並選藏土優秀的弟子 赴印習法。九世紀朗達瑪的廢佛事件對西藏佛教 破壞甚巨。十世紀後期西藏復興佛教,統治者們 派遣僧人赴印延請高僧來藏授法,由於此時印 度密教流行,所以這些印僧帶來的佛教以密教為 主,奠定了西藏密教發展的基礎。十三世紀以 後,因為伊期蘭教徒的入侵,印度佛教一蹶不 振,不能再提供西藏佛教新的養分,西藏佛教逐 漸建立自我的特色。十三世紀中葉以來,由於宗 教和政治的原因,中、藏二地的往來不斷,藏 傳佛教遂傳入中土,而在元、明、清藝術的衝擊 下,西藏的佛教藝術也受到了漢文化的啟發。 朝鮮半島佛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四世紀中葉, 當時朝鮮半島有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政權, 其中高句麗與中國華北地區接壤,所以中國北方 文化的影響明顯,而位居朝鮮半島西南部的百 濟,經由海路,則與中國南方交流較多,受到南 方文化的浸潤。六世紀時,中國的佛像樣式逐漸 被內化,而展現出韓國本土民族的特色。西元 668 術 巡禮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