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風期刊82期
30 覺風 2025 秋冬 期刊 2025(下半年)大安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課程 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講座課程簡介 覺風課務組 9/28 、 10/26 、 11/23 、 12/28 ,週日, 9 : 00 — 16 : 30 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講座師資群 1995 年覺風基金會於建國南路「覺風學苑」 開設「佛教藝術文化講座」,首堂課由明復法師主 講:「佛教藝術研究的探討」,這是覺風佛教藝術 專題課程的先聲,在歷經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 覺風佛教藝術專題課程系列開辦至今,已屆滿 30 年 (請參閱《覺風三十》第二冊)。 30 年的深耕與堅 持,有賴於寬謙法師堅持初心,致力弘揚佛法與推 廣佛教藝術,以及許多的佛教藝術研究者的護持, 讓覺風佛教藝術課程能持續不斷。以下是 2025 年下 半年的佛教藝術專題課程,簡介如下。 剢 傈♳⼯铭玑 ꯓ㕜螠㓂繡遯嚌鶤꤫僈螠罉䌌 韓國華嚴美術是在華嚴宗思想影響下發展出 的宗教藝術體系,涵蓋建築、佛像、佛畫與工藝等 多個面向,充分展現佛教宇宙觀與藝術美感。在建 築方面,大寂光殿、毘盧殿與石窟庵等,體現空間 與義理的融合。佛教造像藝術以智拳印毘盧遮那佛 像與三身佛像為核心,表現出佛身觀與智慧境界。 佛畫則題材豐富,包括華嚴經變相圖、蓮花藏世界 圖、水月觀音圖、三身佛幀與華嚴神眾幀,展現細 膩的敘事與宗教象徵意涵。工藝方面,則有經版雕 刻與石雕經文,融合文字與藝術之美。整體而言, 韓國華嚴美術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具象表現,也是東 亞佛教藝術的重要資產。 剢 傈♴⼯铭玑 傈劥⡱⫹そ⡲颣區䊱⢆覂罉䌌 本講次將介紹日本美術史上的佛像名作,特 別是 2025 年於奈良國立博物館 130 年紀念展中的作 品。這些被稱為「超國寶」、「名作中的名作」之佛 像,計有《百濟觀音》、《中宮寺菩薩半跏像》、《寶 菩提院菩薩半跏像》、《興福寺天燈鬼、龍燈鬼》 等,各具獨特的吸引力。除了簡述這些名作的學術 意涵,本講也將探索佛像對於日本大眾的魅力。 剢 傈♳⼯铭玑 ⼪鯺岁䍢 䖰⚥〵⚆歲⽈暟긭询溏 竤䍢涸⥌⟓莅娜〷嘥龐㥶罉䌌 經幢自唐代興起,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的流傳密不可分,主要作為供養、祈福、薦亡之 用,有時也有代替塔的功能。隨著信仰發展,經 幢的形制與刻經內容日趨多樣化,形成佛教特殊 的建築藝術形式。同時,幢記所載內容,也為各 時期佛教狀況和社會文化留下重要資料。透過中 台世界博物館收藏的唐至明代經幢,得以一窺經 幢早期的樣貌與時代演變,是探究宗教與社會文 化的珍貴史料。 釋迦、多寶二佛並坐(莫高窟第 259 窟 西壁塔柱)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yNDg4NA==